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首页社会民生

云南养老保险改革深入推进

2015-10-15 13:12来源:幸福宜良

 

  美编 张维麟 画

 

  背景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精神,省政府13日下发《云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今年年底前,云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可进行参保登记。

 

  看点

 

  缴费比例: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0%缴纳,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纳;参改对象: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在编人员;实行步骤: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实施时间: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

 

  缴费基数 单位缴20%,个人缴8%;300%封顶、60%托底

 

  据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范围是在职在编人员。同时要妥善安排好其他三类群体:一是机关事业单位的离休人员不纳入这次改革范围,其待遇调整资金由原渠道解决。二是编制外人员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三是对于目前划分为生产经营类,但尚未转企改制到位的事业单位,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仍继续参加;尚未参加的,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其转企改制到位后,按有关规定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关于备受关注的缴费基数和比例,《办法》规定,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0%缴纳,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纳。本人工资高于云南省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部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即实行“300%封顶、60%托底”。

 

  机关单位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警衔津贴、海关津贴等)、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事业单位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教龄津贴等)、绩效工资,包括奖励性补贴在内的其余项目暂不纳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设过渡期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实行大体相同的退休制度,即退休费由单位负责,标准按退休前工资水平的一定比例确定。随着国有企业改变统收统支体制,企业率先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而机关事业单位一直沿用原有退休制度,形成了养老保障的“双轨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暴露出一些矛盾,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养老待遇确定和调整难以统筹协调,待遇差距拉大,社会反映强烈,要求实现养老制度公平的呼声渐高。

  “这次改革,养老金待遇总体上按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机制确定,但根据不同群体采取分类指导,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这位负责人表示,对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保持现有待遇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退休后其基本养老金按新的制度计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缴费年限越长,待遇水平越高。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在按新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加发过渡性养老金。

  “中人”的待遇过渡方面,国家为新制度启动后10年内退休的“中人”设立了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办法对比,新办法待遇低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按老办法标准发放;新办法待遇高于老办法待遇标准的,超出部分,第一年退休的人员(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员(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发放20%,依此类推,到过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员(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发放超出部分的100%。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执行新办法。

  省级“4统一” 同步建立职业年金制度

  为增强基金调剂和支付能力,有利于基金监管和保值增值,云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实行省级统筹,要求统一制度、统一缴费基数和计算口径、统一管理使用基金“4统一”。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和收支两条线,并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别管理,单独建账,专款专用。

  “按照国务院要求,在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同步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他表示,职业年金的缴费标准是,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并分别按个人缴费基数的8%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个人按本人缴费基数的4%缴费,直接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退休时,依据其职业年金积累情况和有关约定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

  云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经办,实行分级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省属机关事业单位(含省以下垂管单位)和中央驻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州市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本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经办管理服务;县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本级和乡镇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经办管理服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的征收统一由地税部门负责。

 

  关系转移接续 同一统筹范围内不转移基金

  在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方面,参保人员在同一统筹范围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流动,只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参保人员跨统筹范围流动或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在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同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并以本人改革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基金,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照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基金。转移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

  对于视同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指数的认定规定是,改革前曾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改革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工作人员,其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应予确认,不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并与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其他情形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调整部分工作人员退休时加发退休费方面,改革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劳模、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等荣誉称号的工作人员,在职时给予一次性奖励,退休时不再提高基本退休费计发比例,奖励所需资金不得从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对于改革前已获得此类荣誉称号的工作人员,本人退休时给予一次性退休补贴并支付给本人,资金从原渠道列支。符合原有加发退休费情况的其他人员,按照上述办法处理。对于延迟退休人员,改革后,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干部管理权限,经批准可适当延长退休年龄的工作人员,继续参保缴费。待正式办理退休手续时,按照规定计发养老待遇。(记者 杨抒燕)

  即时跟评

  公平养老更加可期

  龙敏飞

  一直以来,养老保险“双轨制”颇受关注。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员工无需缴纳养老金,退休后却能领取较高的退休金;另一方面,普通职工需要缴纳不少的养老金,退休后却无法领取足够的退休金。两相对比之下,如何体现公平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不同的人也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呼吁,希望养老制度能够从“双轨制”变为“单轨制”,以便更好地维护好公平公正的养老格局。

  在这样的现实境况下,云南省根据国务院的精神以及民意的呼声,迅速对养老制度进行改革,并出台了《云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这是一种积极的制度回应。从《办法》来看,涵盖面还是相当全面的:对于具体的缴费基数,遵从了市场惯例;为了更加人性化,设置了必要的缓冲期;同时还建立了职业年金制度……养老制度改革的力度不小,且基本回应了民众的期待,这有利于实现社会化养老保障全民覆盖。

  置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审视,云南省当前的养老制度改革,也有利于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因为社会保障制度也是社会资源的一种再分配。之前,社会各界对养老保障制度反应强烈,就在于这背后存在不小的“待遇差”;如今,社会化养老保障全民覆盖的深入,有利于化解这样的矛盾。对于进入深水区的社会改革而言,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也是关键一环,这项改革以及配套改革的不断推进,将有利于推动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

  如今,养老制度的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添砖加瓦,不仅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动者干事与创新的积极性与活力,也会让社会保障制度变得更加公平与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当前深入推进云南省的养老制度改革,应该沿着《办法》所确定的思路,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