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首页社会民生

关注云南居家养老

2016-02-29 13:06来源:幸福宜良

  目前,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养老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为服务好老年人,云南在养老事业上进行了不断探索,其中居家养老亮点频现,一些方面还走在了全国前列,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如何继续发展好居家养老事业,服务好老年人?值得我们探讨。

    ——编者

    如何让居家养老不再沉重

    陆良县舟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陆良县老龄办主任俞建冲认为,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一样,农村如何养老是个新课题。政府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如果各方面能够积极落实国家、省相关文件精神,如何养老这个话题将不再沉重,毕竟,这是为今天的老人,更是为明天的自己。

  1月28日傍晚,在陆良县三岔河镇舟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休息室,87岁的李金书老人饭后正和一群老伙伴闲聊。他说:“集中用餐的菜很好吃,饭也软和。我告诉大家,要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多活几年,党的政策好,更好的日子还在后面。”

  这只是我省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省加大力度发展养老事业,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资源保障、专业人才、运营经费等依然是制约发展的瓶颈。

  数量、规范、同步是三大亮点

  截至2015年底,我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560万,正处于由“轻度老龄化”跨入“快速老龄化”的时期,呈现出老年人口增长快、规模大,高龄、失能老人数量大、社会负担重,农村老龄问题突出,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加速,未富先老矛盾凸显等五个特点。

  云南省老龄委办公室组联处处长李凤云介绍说,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连续4年将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列为年度十件惠民实事之一,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养老服务政策和规划,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截至目前,全省共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24个,近70%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经建成和投入运营,其余的预计于2016年底完成。在大力推进公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云南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事业。昆明市官渡区采取分类运营的办法,引进专业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温馨服务;陆良县充分发动社会力量,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红河州夯实服务基础,已实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李凤云说,云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呈现出数量多、标准统一、城市农村同步推进等几大亮点,特别是建设规范化方面,更是走在了全国前列。

    陆良县太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幸福老人

  土地、资金、人才成三大制约

  毋庸讳言的是,云南在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中也还面临着各种困难。李凤云将土地、资金、人才列为制约云南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营的三大因素。

  “有些老年人因没有场地锻炼,只能在公路边散散步或打羽毛球,呼,一辆车过去,呼,一辆车过来,很不安全。作为老龄工作者,看到这样的情景心里很不是滋味。”陆良县三岔河镇老龄办主任吴柱见说,社区活动场所不足,土地是个大问题。以该镇太平社区为例,除了社区已经建成的,一些小组也准备建相应的服务设施,但因为地处集镇,土地紧缺,一直悬而未决。在农村,因为村子分散,在某个点建起设施,其他村子的老年人也不可能走两三公里过来。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官渡区老龄办主任王春梅,她说:“有些纯社区,特别是老小区,腾不出土地,很难新建设施。”

  资金也是个大问题。在符合政策范围内,各地或整合项目资金,或发动社会捐助,建起了服务设施,但运维费用怎么解决?陆良县三岔河镇太平社区副主任高竹生就说,他们发动老板捐助,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还是需要有稳定的经费来源。据陆良县华侨管理区老龄办主任邵青介绍,他们辖区有60多个失能老人,但因为运维费用有限,只能从失能老人中选出16个最无助、最困难、最需要救助的进行结对帮扶,上门服务。

  李凤云说,就目前的资金投入力度,到2020年,要完成“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养老服务设施和站点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的任务,不太可能。另外,云南贫困县较多,很多地方就算建起服务中心也没经费维持运营。

  此外,从业人员短缺也制约着服务的开展。“养老机构管理和服务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无人管的问题是最大问题,养老护理员普遍不够,从业人员少且素质不高。”李凤云说,这与老龄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

  以陆良县华侨管理区服务中心为例,据邵青介绍,目前只有1个护理员,要做好服务,起码还差5个人,人员不足是个问题。

  现有人员能不能留得住,也是个大问题。一位护理员说,照顾失能老人的活又脏又累,有的老人脾气古怪,卫生习惯不好,自理能力丧失,就算是自家老人都很难接受。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干这样的工作,对自己而言只是个过渡。

    护工和老人成为忘年交

  渴望机制保障 破解发展难题

  面对存在的困难,各地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想办法、谋发展。

  官渡区董家湾北段社区是一个纯社区,没有合适的场地来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就与辖区学校“尚品书院”共用食堂,把老年食堂放进学校的食堂里,老年人与学校的教职工一同进餐。教职工每餐需10元钱,而老年人花5元钱就可以吃一顿饭。

  官渡区一些村(社区)因集体有一定资产,有闲置土地和空房,就把废弃的学校、闲置的地方利用起来,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此外,官渡区老龄办主任王春梅介绍说,在新建的星宇、欣景社区,开发商在建设时,就严格按0.3%的比例配套建设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类服务中心,产权仍属于开发商,使用权交给政府。目前星宇社区有860平方米、欣景有600多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在陆良县华侨管理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大楼右侧的一排老年人户外活动休息室,就是将之前的老厂房修整改造而成的。

  如何解决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官渡区的做法是,通过公开招投标、公平竞争,择优引进社会上专业的养老机构,开展政府为四类特殊人群购买服务的试点工作。另外,积极推行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融合发展,让有实力的社会机构参与居家养老服务。

  红河州注重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州老龄办宣调科科长聂春辉介绍说,他们有效用好省级培训名额,认真组织州县级培训。仅2014年在个旧就培训了100多个护理员,师资都是从省里的大医院聘请,培训严格按照养老护理员的发证资格要求进行,除了新来的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到70%多。

  陆良县加大培训力度,目前已培训500多人,占曲靖市培训总人数的近一半。同时创新用人机制,设置公益岗位,由政府买单招聘养老护理人员,向各服务中心派出64名服务人员。

  陆良县三岔河镇舟东村党总支书记郭学辉希望,政府能够在资金投入上加大力度,形成有效机制。比如,按照服务人数的多少,按人头补贴一点,村委会再筹措一点,保持服务的可持续性。以爱心餐为例,开起来容易,能不能长期开下去却是个大问题。他还希望,政府能给爱心食堂配个“老年幸福车”负责送餐。“村子太分散,老人拄个拐杖来吃饭,很不方便。”他说。

  陆良县老龄办主任俞建冲认为,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一样,农村如何养老是个新课题。政府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如果各方面能够积极落实国家、省相关文件精神,那么如何养老这个话题将不再沉重。毕竟,这是为今天的老人,更是为明天的自己。(云岭先锋记者 王利平)